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Yich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ogistics talent training and made a deep research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takes measures on Yich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ogistics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talented person of logistics; cultivation; vocation education
1 宜昌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宜昌的物流教育在如火如茶的展开之中,但宜昌的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仍较滞后,也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1 办学模式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
从教育体制来看,物流人才方面的培养体系与模式还是相对滞后的。总体来讲,与社会没非常不错的联系,尤其是在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过程中,与中国物流业发达区域的联系很不够,也非常大程度上存在闭门教书问题。具体到教学中,基本是理论讲述多,实践教学少,学生极少有通过到企业实习或在实训课中亲临其境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紧急脱节致使了学生进入社会后非常难适应企业需要。
1.2 办学条件有限,制约办学水平
宜昌高职院校起步晚,虽然得到了地方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但仍很难保证有充裕的财力投入到高职院校教学设施设施的建设中,致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设施设施不足,非常难达成学生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和物流教学方面培训,又因宜昌高职教育起步晚,校企合作办学条件仍不成熟,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到物流企业和实训基地实习的机会甚少,制约了整体办学水平,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1.3 师资力量薄弱
宜昌高职院校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宜昌各高职院校中从事物流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经济管理、交通运输等专业转行而来,很多教师虽然经过物流教学方面培训、学习,但仍存在物流入门知识不系统、不深入的问题,并缺少物流实践教学经验。近几年,宜昌高职院校虽不断引进物流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来校任教,但他们虽然理论常识较强,但缺少教学经验,尤其是缺少物流实践教学经验。宜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薄弱将制约物流人才培养的水平。
1.4 物流人才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
近几年,宜昌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数目不少,需要也很热门,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物流企业常见反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没办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倒是最适合传统的储运业和快递业。
2 宜昌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加强扶持力度,打造好外部环境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宜昌高职院校需要从校内实训设施设施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强扶持力度,一方面,对于校内实训室面积较小,没办法解决学生全方位展开实训的问题,应在改扩建校内实训室和购置实训设施上加强资金投入;其次,加大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打造校外实训基地,物流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组织,校方积极牵头、协调,并配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从而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实习打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2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创建一支精良队伍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目适合、业务精良的物流教师队伍,是做强做大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其主要的渠道如下:一方面,为专业教师创造继续深造和培训机会;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会,开扩眼界、增涨知识;鼓励专业教师深入物流企业训练和学习,而且要落实到实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常识,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其次,不断提升教师待遇,引进高学历、有实战经验的出色人才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并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2.3 加大校外实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宜昌高职物流教育近几年的进步很飞速,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已打造了校内物流模拟实训室,学生通过在实训室的学习,提升了专业技能,但学生现有些专业技能是没办法满足现代物流进步需要的,因而宜昌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大校外实训基地打造,在肯定时期内组织学生深入到物流企业实训。要拟定出详细的实训计划,从实训的目的、实训的内容、实训的时间、实训的需要等每个方面进行计划和提出需要,并严格根据实行。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对所学的专业课程有所消化,成为技能型人才,为日后适应物流企业工作奠定好基础。
2.4 明确人才培养目的,培养适需人才
近几年,宜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相对紧俏,但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是:物流专业的毕业学生不只跳槽频繁,而且不少毕业生已不再从事物流工作。因此,需要抓好人才培养定位,既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也不浪费学生在校的光阴,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宜昌高职院校,近几年的物流毕业生去上海韵达的人数不下50人,但去了不到3个月,不少学生就开始动摇、辞职。究其缘由,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没进行快递业有关常识的系统性的学习,有些学校根本没开设快递业有关的课程,非常显然对这个行业缺少一个理性的认识,缺少足够的职业操守和有关的常识及技能,学生辞职成为势必。因此,学校是有责任的,学校应该对自己培养的学生负责,应该对培养哪种学生有明确的定位,然后,围绕培养目的拟定规划、设置相应的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训实践、培养或引进相应的教师,从而确保培养的学生能拥有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人才培养除满足社会需要外,培养目的要有我们的特点,要有我们的侧重点。宜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以服务于宜昌地方经济为重点,还是以向沿海大城市输送人才为重点;是侧重于培养企业物流人才,还是侧重于培养第三方物流企业人才。目的一旦明确,教和学就要向这个目的努力,人才培养就有了保障。
2.5 抓好课程设置建设,健全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并非千篇一律的,一个时期内,可依据物时尚业理论和实质的不断进步设置、调整课程;也可考虑到宜昌经济进步和就业状况,突出物流有关专业课程的特点。只有不断地健全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需要的人才。